2023 ALB China Top 30 Largest Law Firms
2023 ALB China 中国最大30家律所
LIST OF WINNERS 榜单公布
Top 30 China International
最大30所中国国际律所
* “律师总人数”是指合伙人、律师、法律顾问、咨询顾问和外籍法律顾问的总人数。法律助理、 实习生和实习律师不包括在总人数内。
榜单报告
规模化是中国大型律所长期坚持,但也在不断重塑的发展路径。今年,多家登上“30大所”榜单的律所告诉ALB,数字的增长不是规模化发展唯一的度量衡,更大的规模也带来了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,从专业化、一体化等视角切入,或许能探寻到规模化更深远的意义。
经过ALB两个多月的信息收集和统计调研,2023 ALB China中国最大30家律所榜单得以呈现。该排名以律师总人数为序,并同时体现了合伙人数量、律师数量,相关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。
中国本土律所排名中,第一、第二名仍然是盈科律师事务所、大成律师事务所;排名前十的其他律所名次与去年相比略有变化,泰和泰律师事务所、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各提升2位,华商律师事务所提升3位,分别位列第五、第九和第十名;该区间内其他名次变化较小。
第11至30名中,总部位于深圳的广和律师事务所名次变化最大,上升九位来到第19名;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、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、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均上升四位,位列第14、18、22名;其他去年上榜律所的名次升降均在3位以内或没有变化;去年未出现的三个新身影也加入了这一区间,分别是康达律师事务所、两高律师事务所和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,排在第21、27、28名。
从律师总人数来看,“万人所”仅有盈科一家,5000人以上的是大成,2000至5000人的共有11家,第14至29名律所的人数均在1000至2000,排名第30位的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总人数为961。由此看来,律师总人数超过1000,或将成为进入前30名的一道门槛。
对比近几年的榜单不难发现,虽然排名前十的律所变化相对较小,但在11至30名的排序中,总有较大的升降,且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面孔,也必然有前一年的上榜者掉出前30名。由此可见,连续多年出现在榜单上、甚至不断提升排名并非易事。
正如泰和泰管委会委员、重庆办公室主任李擎宇律师所说:“作为中国的规模大所,今天可能位于行业领先地位,但明天是否还属于规模大所?每年都有不少的律所在排名中崭露头角。因此,对于大所而言,要在各种规模或业绩排名榜单上持续领先,我们认为并不容易。”
在李律师看来,这样的危机感来自于市场竞争,已经栖身于规模大所队伍中,反而面对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降反增,“过去连续几年,中国律师行业的人数增幅都超过了10%,可以说未来这一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,同时也意味着头部律所面临更为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”。
今年上榜的多家律所的管理者与ALB分享了他们对于规模化的新思考,以及如何在竞争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。
数量与质量
当前,诸多律所为了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,选择规模化作为发展路径。但受访律所均表示,规模化远不止数字增长这一层含义。
泰和泰的李擎宇律师介绍,从外在指标看,过去一年里,泰和泰律师总人数增长了17%,而2023年累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近20%,“我们的战略重点不仅是单一的律师数量增加,更重要的是对综合品牌质量的打磨。我们的目标是跨域高效协作、多核业务领军、深度服务客户”。
李律师这样理解律所之“大”:“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大,拥有更多的律师、分支机构、优质客户以及更高的总创收额,这些都是外在的指标。律所的‘大’也包括专业化、国际化、创新性和以客户为中心方面的卓越表现;历史的沉淀与品牌故事,也是大所之路绕不开的。律所之‘大’是时间考验的结果。”
泰和泰结合以上思路,始终坚持适度规模化、高度专业化。“适度的规模扩张有利于律所的市场布局及业务开展,但是具体发展到何种规模、节奏和节点的选择,是由各家律所根据不同的战略目标及管理制度来决定的。”李律师说,“专业化是整体实力强大的根本,机构布局是法律服务网络建设的核心手段,国际化建设是律所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。”
与此相似,中伦文德也追求优质的规模化。事务所主任、高级合伙人夏欲钦律师表示,规模化不是简单的摊大饼、滚雪球,应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发展规模、开拓业务市场。
“在专业上,中伦文德计划重点选择5-8个专业领域,通过吸引人才、内部组合等多种途径,确保5-8个专业领域成功进入并保持行业第一梯队。”夏律师说,中伦文德还通过财务制度改革、内部治理机制改革、中后台服务改革,增强了律所凝聚力和吸引力,并从业务合作、品牌效应、业务培训三个角度出发,推动总分所联动,实现业务赋能一体化发展。
建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、北京办公室主任宋仲春律师同样观察到专业的重要性:“业内开始更加关注规模化的质量,更多地聚焦于多个板块的专业化发展,或是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结合。”
据宋律师介绍,过去一年内,建纬新增了长春办公室、15位合伙人、80名左右的专职律师,营收较上一年增长40%,但他强调,在全国布局分所时,建纬并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大,而是以专业性为首要考量。“对于分所的设立,我们会提前通过访谈其主要合伙人、走访当地律协和司法管理部门等方式来进行‘尽职调查’,以确保其专业性和建纬相匹配。”
“在新的大环境下,规模化律所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,包括人才、专业、市场、管理等方面的优势,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。”天驰君泰管委会主任张合律师也表示,数量的增加不代表律所整体实力的增强。
“天驰君泰始终坚持以业务建设为主的发展路线。规模化在其中可以协同促进律师的行业化、专业化发展,通过打造专业团队、帮助律师选择业务领域,更好地提升团队协作能力,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。”
规模增长速度惊人的盈科也不止步于数量增长,在2021年开启了“国际化、专业化、数智化、碳中和”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据盈科中国区董事会主任、中国区执行主任李正律师介绍,规模化依旧是盈科实现发展的基础,盈科会继续依托规模化的优势,全力布局国际化发展、梳理专业化建设、参与市场化竞争,同时加快数智化转型,打造整合的盈科数智化新平台,努力完成向“全球领先律师事务所”的发展蜕变。
当务之急
过去一年,中国诸多大型律所都经历了总创收下降的压力。在诸多不确定性叠加的环境下,大型律所在规模扩张的同时,最需要关注、解决哪些问题?
中伦文德执委会主任、高级合伙人张海军律师认为,在经济下行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的多重影响下,中国大型律所目前最要关注的是如何保持大盘稳定,需要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快速完成业务线的调整,同时还要做到监管方面的合法合规。
“鉴于近两年企业陷入困境引发债务问题的情况显著增加,法律服务市场上对争议解决、破产重组、不良资产处置等需求大幅上升,同时,常法咨询、投资并购、基金业务等非诉业务相应减少。大型律所可以发挥大团队及全专业服务的综合优势,加大对需求增加领域的专业人员及平台资源的投入,缩减业务需求减少的部门资源,并内部通过培训实现调岗,尽可能避免及减少裁员的情况。”
张律师提出上述建议时,也介绍了中伦文德的做法。首先如前所述,加大对破产重组、不良资产处置、争议解决领域的律师团队及平台资源的投入,对于业务需求明显减少的部门,减少该领域的人力资源及平台资源的闲置,降低律所损耗;其次是加大对新领域的投入与研究,比如ESG、合规、新能源、新基建领域等,使中伦文德新领域业务站在行业前沿;另外,认真贯彻行业监管,合法合规经营,为合伙人及律师的展业提供稳定的平台支持。
建纬的宋仲春律师则指出,就内部风险而言,随着人员的增长,规模化律所往往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、更频繁的利益冲突情形,这些难题和挑战对律所规范化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天驰君泰的张合律师表示,在律所扩张前,管理策略的制定、平台的搭建就应该先行,以确保律所能够有序运行。另外,天驰君泰管委会注重对律师的关怀,其措施包括搭建有效沟通平台,加强专业技能培训,并提升所内公共服务团队的专业水准,从财务、人力资源、业务支持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,协助律师提升办事效率。
盈科的李正律师则以团结、创新、开放、执行这几个词概括应对挑战的方法,并着重介绍了创新和执行层面。“盈科多年来的发展正是倚靠了不间断的制度和模式创新,摸索出了党建引领、管委会领导、监事会监察之下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制。职业经理人的任务是把律所的各项战略执行到位,并负责律所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,真正做到服务好客户、服务好律师,这是多年来盈科发展壮大的根本。”
泰和泰的李擎宇律师则表示,在管理复杂、业务创新、人才吸纳等挑战之外,国际化背景也造成了涉外法律服务的激烈竞争,而法律咨询公司、法律科技公司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替代性法律服务供应商在各自领域具有优势,可能会侵蚀律所的专属领域。
“为了应对这些问题,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以下思路:第一,明确战略定位,规模化律所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制定并实施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;第二,重视人才发展,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、晋升机制、薪酬比例,以提高创收和利润率;第三,强化数字化建设,泰和泰已发布泰云3.0系统,包括云管理、云办案、云智库、云课堂四大核心系统;第四,跨界融合,泰和泰在解构自身法律服务机构这一传统、单一的身份,希望将法律服务与会计、审计、综合评估、管理咨询等融合,为客户打造一站式服务法律平台。”李律师说。
开辟新机
如前所述,规模化道路并不是律所唯一的发展策略,且路漫漫其修远兮,但各受访律所均不会在短时间内偏离规模化之路,并已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环境做出相应规划。
盈科尤为重视国际化。李正律师说,国际化作为盈科的第一战略,仍是盈科首要发展目标,计划将于2026年完成100家直营直投直管的海外分所建设,同时与100家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建立合作,搭建并丰富扩大“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”,加强国际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,打造盈科全球华人家族传承法律服务中心。
“在业务层面,盈科将持续关注碳达峰和碳中和、乡村振兴等创新领域;在管理层面,中国区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健全各区域董事会和监事会,以此推动区域分所的一体化建设,并建立各分所的创始合伙人制度,增强分所股权合伙人的荣誉感、归属感。”李律师补充道。
泰和泰的李擎宇律师称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。“在实现风控一体化的基础上,我们将逐步实现市场推广一体化、业务形象一体化、品牌制度一体化及战略一体化等重要方面。”
极致的专业化服务是泰和泰下一阶段做大做强的重要发展战略。李律师表示泰和泰将致力于提升律师个人业务专业化,从而构建优秀的团队;加强各地分所及部门间的合作,打通内部的沟通脉络;发掘和培养更多有潜力的业务方向,吸纳该方面的专业人才;集中在某些领域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,提高专业化程度,占有相应的市场。
中伦文德的张海军律师说,律所讲人和,“中伦文德将继续加大对内部律师成长为合伙人的扶持力度,培训自己的合伙人队伍;并用自己的品牌资源吸引外部优秀的合伙人团队、优秀律所的资深律师加盟。”
中伦文德还将逐步加大海外市场的布局,考虑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、美国、欧洲等地开设新的分支机构,在求稳的基础上,逐步做大做强。而在业务领域方面,张律师称中伦文德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、不动产资产证券化(REITs)、中概股、网络金融及资本市场的科创板业务、数据合规、人工智能、碳达峰及碳中和、元宇宙等新型及热点法律业务领域加大投入与研究,正努力形成有优势的法律服务产品。
明年是天驰君泰成立的三十周年。张合律师表示,天驰君泰将在适度规模化的同时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,加强信息化建设,推动数字化转型,调整自身策略方向,推动业务不断发展。
而在建纬,宋仲春律师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兼顾高度专业化和适度规模化,坚持从专业化到行业化的发展方向,进一步细分、强化传统优势业务板块,结合政策导向与客户需求,同时向行业的上下游拓展延伸法律服务领域,并不断从优势板块向相邻行业进行拓展。”